圖1給出了有源晶體濾波器的典型線路,在低頻段(一般在幾百KHZ以下)還可以采用運算放大器。然而在高頻段,采用集成電路困難,因此必須采用分離元件電路。例如中心頻率為30MHZ的有源晶體濾波器,我們選用了fr≥800MHZ,噪聲系數NF≤2.5db的3DG71D來實現分離元件的濾波電路.

有源晶體濾波器因消除了C
O對阻帶特性的影響,而獲得了好的濾波特性,故也可以將圖1中X1用于X2中的CO相當的電容C來代替,其電路如圖2所示.這樣一來,在一節有源濾波器中,就省了一個晶體諧振器,且濾波器的頻率—衰減特性減低不多,調試也較方便。如果對于衰減特性要求更好的濾波器,使用兩節單晶體濾波電路串接,其特性比一節雙晶體濾波電路的濾波器好。圖2中的C常采用可變電容器,其值在X2晶體諧振器CO值附近,在電路調試中進行調整。

圖3是采用射極跟隨器的有源晶體濾波器電路,這是一個具有低阻抗特性的濾波器。眾所周知,射集跟隨器BG
3具有高的輸入阻抗,低的輸出阻抗。將電路接在濾波器的末級,不但實現了濾波器的低阻抗輸出,并可減小負載對濾波器特性的影響。
圖4是采用兩級電路作倒相器的有源濾波器電路,這種電路的晶體諧振器通路和C通路相互影響小,電路調試方便。L
晶體諧振器的數量和參數的計算,主要取決于有源濾波器的頻率衰減特性。

圖5(a)為巴特沃斯型濾波器特性,它的特點是通帶和阻帶平滑。圖5(b)為契比雪夫型濾波器特性,它的特點阻帶平滑,通帶內有等波紋,就同樣元件(主要指晶體濾波器)來說矩形系數后教前者好。
下面僅對巴特沃斯型的晶體諧振器進行計算。
在串有晶體的選擇放大器中,晶體諧振器的有效
值為。
5.測試與調試
=ω。Lm / Rs =ω。/ ωp (1)
其中:
ω。=2πf。
ωp = 2πfp
Lm為晶體諧振器的等效電感
fp為濾波器的3dB帶寬
Rs為晶體諧振器中的等效電阻
RS是晶體諧振器的等效串聯電阻rM與外電路總電阻串聯的總電阻。而外電路總電阻又是第一級放大器的輸出阻抗、第二級放大器的輸入阻抗之和,如果晶體中還串有調節帶寬的電阻,則該總電阻還應加上串聯電阻值。
圖6為不同數量晶體3dB帶寬的巴特沃斯型濾波器特性,橫軸為3dB帶寬與阻帶帶寬比Δω/ωp(或Δf /fp),縱軸是衰減量,三條曲線為不同數量晶體的衰減特性。在設計濾波器時,我們可以根據要求的阻帶特性來確定晶體的數量n。
當晶體的數量確定后,則可求出中心頻率兩側的晶體數量。
mmax=(n+1)/2 ( n為奇數 ) (2)
mmax=n/2 ( n為偶數 ) (3)
又濾波器的有效值為θ。
θ。=f。/fp (4)
其中fp為濾波器3dB帶寬。
那么,第m個晶體的θ值為θm
θm=θ。/sin[(2m-1)/n*90°] (5)
設fam為在f。以上頻率第m個晶體的頻率,fbm為在fb以下頻率的第m個 晶體的頻率,則有如下關系。
fam-fbm=fp cos[(2m-1)/n*90°] (6)
fam=f。+ fam-fbm /2 (7)
fbm=f。- fam-fbm /2 (8)
根據上式有源晶體濾波器中各晶體諧振器的θ值、頻率即可求出。
例如,鎖相測試接收機需要一個頻率未30MHZ的中頻窄帶濾波器,3dB帶寬為1KHZ,60dB衰減帶寬40MHZ輸入輸出阻抗為50Ω。
那么我們可以采用圖1電路,查圖6得知晶體諧振器選兩個即、則60dB衰減帶寬為32KHZ,可見滿足給定要求。
由(1)~(7)式得晶體諧振器參數:
fam=3000353.5HZ θa=42432.8
fbm=2999646.5HZ θb=42432.8

實際使用晶體之頻率嚴格按此要求,而θ值應大于θa,θb、因還必須考慮電路參數和適當調節帶寬的串聯電阻對θ值的影響。
圖6 巴特沃斯型有源晶體濾波器特性(3dB帶寬)
以我們研制的
30MHZ單晶體有源濾波器為例,其電路見圖3。
- 濾波器的測試
- 濾波器的測試
本濾波器測試電路與一般相同。由于濾波器的通帶很窄,因此要求信號源的頻率分辨率高,最好為1HZ。這里用國產PZ-1型頻率合成器,頻率范圍50KHZ-50MHZ,分辨率1HZ。也可以選用頻率分辨率高頻譜儀。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有源晶體濾波器電路,其調試方法都大致相同。首先調好各級晶體管的工作點,再調倒相器,使其兩通路的幅度相等(稱之為幅度平衡),然后調整代替晶體諧振器的電容C,使濾波器滿足予定要求,衰減特性對稱,而且陡峭。
1)“幅度平衡”有兩種調整方法
(a)失諧平衡法
將信號源頻率調在離晶體濾波器通帶頻率較遠的頻率點上,如果兩通道阻抗相等(即倒相器的負荷相等),一般可調R4使BG1倒相器的射極與集電極輸出信號相等。如30MHZ濾波器選用30MHZ+800KHZ點進行調平衡。
(b)“中點”調平衡法
將信號源的頻率調在濾波器中心頻率處,調整R4使濾波器輸出最大,這時濾波器的通帶衰減很小,甚至有增益,而且帶寬很窄,但可能出現中心頻率的上下阻帶不對稱,但又可能出現通帶衰減較大,故應反復調整,折衷選擇為宜。
2) 抵消電容C 的調整
電容C是與另一通道晶體諧振器的C0值,然而裝在電路中有分布電容及BG1、BG2的輸出、輸入阻抗影響,故在實際制作時應調整。此電容對濾波器阻帶對稱性、陡峭度影響很大,需仔細調整,一般調到阻帶特性對稱為宜。
3) 通帶寬度的調整
濾波器通帶寬度與晶體諧振器的
值直接有關,晶體諧振器
值越高則帶寬越窄,反之帶寬越寬。在調整過程中改變了BG1的射極電阻,這直接影響了晶體諧振器的
值,改變了濾波器的帶寬。為了有效地調整濾波器的帶寬,可在晶體上串聯一個電位器,如圖1所示的R3、R4。例如圖3中串一個電阻50
時,帶寬為670HZ;串一個100
電阻時,帶寬為950HZ。但串聯電阻太大時,濾波器的選擇性很差,因此最好不串聯電阻。由于窄帶濾波器帶寬精細,也可在晶體上串一個適當的電容進行調整。
30MHZ一節單晶體有源濾波器實測數據如圖7,主要特性如下。
中心頻率: f0=30MHZ
阻抗: R=50
3dB帶寬 f=810HZ
通帶衰減: B0≤2.3DB
阻帶防衛度:B>30dB(在f0±15KHZ處衰減量減去通帶衰減量)

圖7 一節30MHZ單晶體有源濾波器實測特性
6.結語
有源晶體濾波器不但可實現非常窄的帶寬,而且調試、制作極為方便。
基于有源濾波器原理,也可以采用陶瓷振子、附有換能器的機械子作成有源濾波器,統稱為“有諧振子濾波器”,有機會在討論。
注:本文發表在《電子測量技術》1981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