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或者亞洲地區的毫米波技術水平不高,與美國和歐洲差距已經比較大,毫米波技術發展已經迫不及待
關于毫米波的基礎器件, GUNN二極管、肖特基二極管和MMIC芯片以及天線、波導、濾波器等無源部件
1. GUNN二極管目前國際上可以做140G左右,國內55所可以做100G,但是輸出功率不大,可靠性不高。GUNN管是信號源的基礎,但是需求不是太大,因為GUNN頻率穩定度不好
2. 肖特基二極管目前全球VDI做的最好,可以達到1600G左右,但是VDI的買不到的。肖特基在英國做的也還可以,可以直接從英國買來。也可以借海外的學生以客座的方式開始做,如果自己能做到400G左右,基本可以滿足亞洲市場
3. MMIC技術,在國外已經開始開發InP,InP放大器已經開發到200G左右10DB放大。但是實際使用的還是砷化鎵,可以做到110G的放大,也可以做90G以下的倍頻
4. 無源部件其實是加工精度的問題,國內40G以下沒有問題,40G以上由于儀表測試的局限,目前國內還不是太強
關于部件與系統,信號源,檢波器,倍頻器,混頻器,放大器(LNA, PA),頻率擴展,輻射計,成像,雷達前端等等
1. 全部模塊基于基礎器件
2. 需要購買機械加工中心和無塵的安裝室
3. Farran這樣的公司在這個方面做的很好,初期可以買進來,后期逐步國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