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稱頻率(Nominal frequency)
振蕩器標明的工作頻率。
2)中心頻率偏差 (Frequency accuracy)
在基準點溫度環境(25 ± 2 ℃ )和中心控制電壓時,測得的頻率值與標稱頻率的偏差。
3)頻率調諧范圍(Frequency adjustment range)用某種可變元件使振蕩器頻率能夠改變的頻率范圍。
注:調整的目的:
1>把頻率調到規定調整范圍內的任一特定值。
2>由于老化和其它條件變化而引起頻率偏移后,能夠把振蕩器頻率修正到規定值。
4)工作溫度范圍 (Operating temp. range)
振蕩器能夠正常工作,其頻率及其它輸出信號性能均不超過規定的允許偏差的溫度范圍。
注:
1>工作溫度范圍的下限越低,振蕩器功耗越大,同時頻率溫度穩定度越難實現。
2>工作溫度范圍的上限越高,晶體拐點設置越高, 晶體成本上升越多。
5)壓控特性(電壓范圍、極性、線性、壓控輸入阻抗)
當控制電壓變化時,引起的振蕩器輸出的頻率、波形特征等電特性的變化。
注:
1>電壓范圍:用來調節頻率的電壓的可調范圍。常見的有0~3.3V, 0.3~3.0V, 0~ 5V, 0.5~4.5V等。
2>壓控范圍:壓控電壓在電壓范圍內變化的時候,振蕩器的頻率能夠變化的范圍。
3>極性:當振蕩器的頻率隨壓控電壓的增加而增加的時候,壓控極性為正極性,反之為負極性。
4>線性度:理想的壓控電壓和頻率變化量的關系是線性的, 但實際上總會有所偏差, 這個偏差就是
表征理想程度的壓控線性度,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5>如果系統不能給出穩定的電壓信號, 或者對輸出頻率有嚴格的控制要求時, 通常振蕩器可以自己給出經過穩壓后的精準的電壓供壓控電壓用, 這個精準的電壓就是參考電壓。
6)輸出波形(Output waveform) 正弦: 負載能力
方波: 上升沿時間、下降沿時間、占空比、高/低電平
7)工作電流、功耗 (Input current, power consumption)
8)頻率溫度穩定度 (Frequency stability over temp.)
其它條件不變時,由于振蕩器工作在規定的溫度范圍內引起的相對于基準溫度時的頻率偏移。
9)負載變化頻率穩定度 (Frequency stability Vs voltage+/-5% )
其它條件不變時,由于負載阻抗在規定范圍內變化引起的相對于規定的負載條件時的頻率偏移。
10)電源變化頻率穩定度 (Frequency stability Vs Load+/-10% )
其它條件不變時,由于電源電壓在規定范圍內變化引起的相對于規定的電源電壓時的頻率偏移。
11)老化率(長期頻率穩定度)(Aging , long term stability)
振蕩器頻率與時間之間的關系。
注: 這種頻率漂移是石英晶體或/和電路中的其它元器件的長期變化造成的,可以用規定時間間隔內平均頻率的相對變化來表示。
頻率老化是不可避免的。同時方向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
又稱為日老化率、長穩等。
12)短期頻率穩定度(Short term stability)
振蕩器短時間內的頻率隨機起伏程度。
注:以秒為單位,又稱為秒基穩定度、秒穩、短穩等。
13)相位噪聲(Phase noise)
振蕩器短期頻率穩定度的頻域量度,通常用相應起伏功率譜密度SΨ(f) 表示,其中相位起伏函數為Ψ(f)=2πFt-2πF0t
注:抖動是振蕩器短期頻率穩定度的時域量度,實際上和相位噪聲都是頻率短期穩定度的一種度量方式。
14)其他指標:功耗,開機特性,重現性,可工作溫度范圍,抗機械沖擊性能,抗電脈沖沖擊性能,存儲溫度范圍, 重力加速度頻率穩定度,恒溫報警,三態控制。 |